天津,是我生长的地方,也是我为之奋斗的城市。
从明成祖朱棣赐名这片土地为“天津”,到清末西方列强在此设立租界,天津成为中国北方开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基地。1949年1月15日,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在金汤桥上胜利会师,这片土地又迎来新的生机。1400万勤劳的人民在这里建设文明之都,素有“九河下梢”“河海要冲”之称的天津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,成为改革开放先行区。
天津,从来都不短嘴儿。
天津人对美食的心态,那是拿捏得稳稳的。
糖堆儿、熟梨糕、煎饼馃子、锅巴菜、卷圈儿、独流老醋、沙窝萝卜、狗不理包子、杨村糕干、十八街麻花、耳朵眼炸糕……天津的小吃与特产数不胜数,中西合璧、古今兼容的城市特色风貌在美食上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人间烟火气,最抚凡人心。什么时候都一样。
为应对突发疫情,天津立即启动群众生活供给保障联动应急响应机制,发动大型批发市场、超市、菜市场等市场主体提前组织货源,加强备货,肉蛋菜等供需保持基本平衡。
吃喝用度都不缺,老百姓心里踏实。
随着天津这波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封控区和管控区陆续有序解封,居民们走出家门,买年货、挂灯笼、过春节……充满烟火气的日常生活让很多人湿了眼眶。
天津,从来都不差事儿。
奥密克戎袭击津城,市委、市政府把全市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,迅即展开封控管控工作,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。
寒风凛冽的冬夜,一个个核酸检测釆样点被快速搭建,灯火通明处那些忙碌的身影,成了夜空下最亮的星。
天津,从来都不怕事儿。
这是座英雄的城市,这里有英雄的人民。
作为曲艺之乡,别看天津人平时爱贫嘴说段子,可是严肃起来,比谁都认真。
平日里,津城就不断涌现出为保护国家、集体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,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。
勇救落水儿童的路人夫妇,奋力制服持刀歹徒的退役军人,不惧火情冲入浓烟区营救老人的物业巡逻员,大货车连环相撞事故中及时解救伤员的过路村民,勇擒狡猾盗车贼的外卖送餐员,协助民警智擒窃贼的人民教师……
遇到大事儿,更是全民义无反顾地往上冲。
在天津,有获得“人民英雄”国家荣誉称号的张伯礼院士,有被誉为天津“福尔摩斯”的张颖等一大批疾控专家,还有许多深夜依然奋战在核酸检测采样点的“大白”,在市委一声号令下迅速集结、星夜出征的下沉干部,以及扶老携幼、互相鼓劲的热心市民们……他们中,有党员,有志愿者,有企业经营者,有文艺工作者,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姓名的普通老百姓。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,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。就是这些“凡人”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组织下,识大体、顾大局,谨慎、严肃而又团结、乐观地答着这道“考题”,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。
生于斯时多幸运,愿得此身长报国。在风雨同舟、荣辱与共的温情坚守中,我更加热爱这座我为之奋斗、为之自豪的城市。
(作者:1929cc威尼斯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辅导员万柯彤)